眼下,崗埠小麥收割工作已經全部完成。近期,蘇墾農發崗埠分公司綜合服務中心每天都有新糧入庫,這些小麥從入庫到烘干和儲存,都配備了專業智能化的裝備,實現了糧食智能化全過程管理,為糧食安全增加了“科技保險”。
“現在水份點已經達到標準,可以繼續進糧食。”6月10日晚上,走進蘇墾農發崗埠分公司綜合服務中心的烘干4號線,值班人員王博正和另一面同事檢查糧食烘干情況。王博在一塊大屏幕上快速點擊,各種信息數據一目了然。王博介紹,綜合服務中心的4條烘干線每天能烘干糧食1500噸。自從引進了數字化烘干設備,糧食烘儲工作變得更加簡單。
在中心過磅室內,司磅員王丹正在電腦屏幕前操作過磅信息。“你看,現在只需要輸入車牌號,所有信息一目了然,不需要重復錄入。”王丹介紹說,綜合服務中心不斷加強 “技防技控”能力建設,讓糧食的儲存、管理、供銷、調控向數字化、智慧化邁進。為更好地實現質控系統智能化錄入,實現糧食交售系統自動抓取,減少人工干預,做到車輛運輸錄入與質控系統無縫對接,綜合服務中心2023年“三秋”更新安裝新的過磅與質控一體系統。實現了管理員在質控后臺錄完場頭運輸信息后,該運糧車信息可以一鍵代入地磅系統;司磅員輸入水分,扣雜率,過完磅后,直接推送后臺數據至質控系統;實現糧食收、運、儲全程跟蹤確保糧食安全,同時避免了所有數據都需要重復手動錄入的操作,大大加快了糧食烘儲進程。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統將糧情檢測系統一同兼容。對于保管員來說,糧情檢測系統信息化建設改善了以往的工作環境,實現了監管全覆蓋、業務全知道、現場能看到,監控所有從庫區作業到倉房內的糧食儲存狀況,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將糧食出入庫、糧情檢測、智能通風、內環流控溫、智能安防等系統進行標準化接入和集成,直接管控到現場、到實地。同時,信息化系統的數據積累,也可以為糧情的統計、對比、分析、決策提供支撐。“通過大力推進智能通風、糧情測控、谷物冷卻等新的儲糧技術,使庫存的糧食處于一種安全儲存的狀態。”中心負責人鄭冰石表示,近年來,綜合服務中心強化科技支撐,不斷提升智慧儲糧水平,有效保障糧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