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盛夏,奮戰正酣。“三夏”以來,新曹農業戰線黨員干部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總要求,通過黨建鑄魂,依托支部搭橋,彰顯黨員擔當,持續筑牢“興農堡壘”,成為強農興農中堅力量。
他們有的以土為業,以“吃土”為榮,從“老牌農夫”到“職業耕夫”,不忘農民本色,足跡遍布十萬畝良田,厚植農場沃土,誓讓大地“生金”,成為知農愛農“最美耕夫”。
本土新耕夫
上世紀50年代,農場土地歸集體所有,農民在生產隊集體勞動。改革開放,土地承包到戶,農民可以自由耕種。隨著農業資源整合和城鎮化進程加快,“私田”成了“集體田”,“鄉村”成了“鄉鎮”,年輕人一茬一茬離開農場,留場的大多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隊”,干農業的青壯年成了“稀缺品”。
為解決“誰來種地”問題,農場黨委在“三農”要素配置上加大資金投入,讓設施更加先進、產業更加多元,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在隊伍建設上采取“多予放活”,培育復合型人才,選優墾荒后代,用好退役軍人,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在公共服務上落實惠民舉措,加強社區治理,縮小城鄉差距,讓農場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怎樣種地”需要機械化和科學化打基礎,但也離不開“干苦力”和“土辦法”作鋪墊,缺乏專業知識的“本土耕夫”在家門口找到了稱心的工作,“不體面”的勞作有了“體面”的收入。
田頭新黨員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決策后,農場黨委深知農業“大輪船”要靠黨建“把大舵”,為建設具有軍墾底色、農墾底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場”,新曹將“支部建在連隊上”與“黨員爭種示范田”相融合,培育“紅色黨員”深植“黑色土壤”,把“三會一課”開到田間地頭,開拓出黨建強生產、生產促黨建的新局面。
“耕夫”加持“黨員身份”,49名支部書記帶領150多人的“七一部隊”任職生產區、烘干線、農機站等不同單位部門,依托不同崗位分工,成立涉及財會、貿易、技術、工程領域的專業型黨支部,改變“就農業抓農業、就支部抓支部”的慣性思維,組建“支部聯盟”,凝聚發展合力,聚焦“國之大者”,守住糧食安全底線,當好穩產保供“壓艙石”,為集團黨委打造中國現代農業航母“江蘇號”貢獻新曹力量。
“支部聯盟”持續豐富“黨建促民生”內涵,在管好集體資產基礎上,用心守護職工群眾利益,將“為民辦實事”融入疫情防控、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文化建設等各項工作,每名黨員都是政策落實宣傳員、聯心為民服務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安全發展監督員、美麗宜居建設員、共同富裕示范員。
新老結師徒
無論是土生土長的農民,還是科班出身的大學生,都有一個共同身份——“黨員耕夫”。他們以生產一線為載體,將“情景黨課”設在田間地頭,追述農場“前世今生”,激發為場興旺、為民服務情懷,始終牢記“種好地”就是他們的初心和使命。
通過“師徒”互助,推動“觀念”互補,大學生主動邀請“老牌農夫”當“導師”,了解農場氣候規律、土壤結構、作物多樣性,為控制病蟲草害“把脈開方”,為及時化除化控施肥當好“農機保姆”,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將寒窗苦讀的“學歷”轉化為干事創業的“能力”,年輕人能挑大梁,干起農活更像“老農匠”。
向土地要糧是有限的,向科學要糧是無限的。為了思想不掉隊、技術趕上來,“老牌農夫”虛心向大學生請教“學堂理論”,秉持學以致用的“恒心”,堅守吃透新技術的“匠心”,將土生土長的“閱歷”轉化為增收致富的“資歷”,農民伯伯種田有了“科技范兒”。
復合新模式
今年,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給“三夏”大忙“加了餐”,為實現單子葉和雙子葉作物“同一個機械播種、同一個時間化除、同一個時間化控、同一個時間施肥”,農場黨委帶領全場上下向種植能手調研、取經,向專家教授問策、解惑,從無到有,開啟了“玉米不減產、大豆要增收”的專業化探索之旅。
一個多月來,各條戰線“攻堅團隊”輾轉于田野、場頭與會議室之間,吃在田埂、伏在桌頭,頂著烈日、熬過通宵,一點點積累、一輪輪試驗、一步步改進,逐步建立起適應新曹地理環境的糧油復合種植技術體系。
黨旗所指就是奮斗方向,在黨和國家的政策指引下,新曹“黨員耕夫”把黨的“革命精神”用在糧食生產上,情系農場、躬耕農業,一心一意執念于種科學糧、種道德糧、種文化糧,早一天讓老百姓吃上新曹的放心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