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時下熱議的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讓人聯想到農建四師眾多將士的首創精神,這些都是一脈相承的。翻開1955年2月19日出版的第306期《生產戰線報》3版上,由作者周妙奇和張振國共同撰寫的《磨耙片》的文章,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他們立足發展進行的不懈創新精神,今天讀來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附原文
僅僅三十七個半小時,車工徐炎林同志就把三百五十三張圓形犁耙片磨好了,真好快呀,是任何人也料想不到的。
車工徐炎林同志原是由第一機耕隊調到修理廠工作的。在某些工作上,免不了有些生疏,特別是當他月底接受磨拖拉機后面鏵犁上的三百五十三片耙片的任務之后,因為這是全師在春季耕地作業中的主要機具之一,任務當然很重要。但是,廠里沒有磨耙片的專門的磨床,現有的是經過鉗工機械組組長周清文同志改裝過的銑床,所以,徐同志對這部改裝過的新機器的使用,真可說是處處陌生。
磨片工作開始了,徐同志按照他過去做車床的工作方法,把車刀裝好,旁邊放上肥皂水。由于沒有用過這種機器,所以車刀口不敢加深,每張耙片要磨到四次才能成功,磨不到二、三張耙片,車刀口就裂斷了,只好停車重新裝刀再干。這一天他做了七個半小時的工時,只磨了十三張耙片,平均每張犁耙片要花到三十四分鐘。如果照這樣干下去,任務就難完成。完不成磨耙片任務,就會影響到全師春耕計劃嗎?他想到這里,好似當頭潑了一盆冷水。但又想到完不成任務這件事,在工人階級面前是件很丟人的事。于是,他埋著頭,來回地走著、想著:“是不是在操作上有毛病呢?車刀為什么會斷呢?可不可以把車刀架深、減少車削次數呢?”一連串的“?”號,在他腦子里盤個不停。
原因終于找出來了,因為車刀削到一定程度就要發熱,再碰上肥皂水是冷的,這樣冷熱交加,刀口容易裂斷了……
第二天,他踏著愉快的步伐走進車間,根據昨天的想法進行試驗,車刀口不用水沾,又把刀口加深了些。開始時,內心感到非常緊張,生怕試驗不成,弄壞工具既造成國家財富的損失,又容易給人家笑話,但他覺得:這樣做不會有問題的,因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于是他決定這樣做。可真怪,車刀不但不斷,反而比過去容易削,過去磨四次才磨好一片,現在只要兩次就行了。老徐看到自己的試驗竟成功了,高興得真喊好,如似說:完成任務不焦心了。但他又一想:可不能滿足啊,索性再試驗到底,于是把車刀口又加深了一些,試驗結束,磨出的耙片比過去的又快又好,并且只要磨一次就成功了;也就是說,過去一張耙片要磨四次才能成功,現在只要一次就行了。
最后還有一百零五張耙片,只花了十個鐘點零十六分鐘就完成了,平均每張只花五分半鐘,以前所磨的要三十四分鐘一張,經過改進操作手法后,只花五分半鐘一張。
以前是三十四分鐘磨一張,現在是五分半鐘磨一張,老徐想到這里,禁不住說:“不動腦筋可真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