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人從鹽堿荒灘起步,風雨兼程60多年,理想伴著希望,汗水和著淚水,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化腐朽為神奇,變荒蕪為綠洲,在鹽堿灘上描繪出最新最美的畫圖。走進新洋,但見一座座造型新穎、格調別致的職工住宅樓掩映在綠樹鮮花之中,好一派鄉村里的都市風光。
然而,70年前這里卻是一片鹽堿荒灘,沒有人煙,沒有房,沒有路,沒有河,沒有樹,沒有田。1952年冬,隆隆的拖拉機聲打破了荒原的沉寂,開始有了人煙,有了生氣,于是就有了房,有了路,有了河,有了樹,有了田。70個春去秋來,新洋人的住房經歷了三角棚--—蘆芭墻草頂房—磚墻草頂房—磚瓦房—樓房的演變發展過程,折射出社會進步、農場發展和職工生活水平提高的光芒。
1952年冬,拓荒者們安營扎寨時住的是 “三角棚”,毛竹在地上搭好架子,上面鋪上茅草或蘆柴就是住房,棚內用毛竹對面搭成兩排統鋪,中間留一米左右的走道,一幢20多米長的棚子,可住五十人左右。當時沒有塑料布在三角棚上鋪蓋,冬季棚內到處透風,極其寒冷。遇到下雪,一覺醒來,被子上鋪了一層雪;遇到下雨,棚外下大雨、棚內下小雨,棚外雨停了,棚內還在不停地滴滴答答。尤其是夏季,日子更難熬。幾十人住在一起,棚子又無窗戶,地面十分潮濕,棚內霉臭味熏人。晚上睡覺常有螃蟹、水蛇等鉆進被窩里,好嚇人的。新洋人就是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開始了創業。
以后幾年,逐年建起了蘆芭墻、茅草頂的住房,一幢房子有10間,房之間用蘆笆隔開,每間約有20㎡左右,小家庭一家一間。間隔的蘆芭縫隙很大,家與家之間幾乎沒有隱私可言。每到臺風來臨,每排房子的兩頭都要用長毛竹掛重物把房頂壓緊扣牢,以防草頂被吹翻,房子被吹倒。臺風來時房屋還是搖搖欲墜,十分怕人,常有房屋倒塌的現象。就是這樣的住房,人均居住面積只有4平方米。
20世紀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初,逐步將蘆笆墻草頂房翻造成磚墻草頂房,居住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居住面積也比以前有所擴大,有了木制的門窗,窗上安裝了玻璃,墻壁也不透風了,尤其家與家之間都是磚墻隔開,不再擔心隱私被窺視。磚墻草頂房最大的缺點,就是草頂要經常修繕,由于長年日曬雨淋以及麻雀在上做窩,茅草極易腐爛,過幾年必須修繕,否則會漏雨,隨著茅草資源逐年減少,修繕草頂成了很麻煩的事。
20世紀60年代中期,磚墻草頂房陸續翻建成磚瓦房。1969年組建生產建設兵團,大批知青陸續進場,集中力量突擊建造了一批磚瓦房,紅墻紅瓦,煞是好看。隨著工資收入的提高,職工開開始講究生活質量了,“三轉一響”( 手表、臺鐘、自行車、收音機)和“36條腿”(大廚、五斗櫥、架子床、八棱臺、夜壺箱[床頭柜]、四仙臺、寫字臺、碗櫥、被櫥)成為職工追求的目標。
20世紀80年代中期,農場又出臺住房補貼政策,鼓勵干部職工到場部自建小樓房或購買商品樓,職工建房或買房的熱情高漲。目前,全場98%以上人員都居住在場部小城鎮,80%以上的居民住進了水衛設備齊全,裝潢考究的樓房,人均居住面積達50多平方米,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昔日的夢想成真,居住條件一點不比城里人差。
圖為各式各樣新穎別致的職工住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