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在7月28日表示,今年以來,洪澇災害已致我國3481萬人次受災、146人死亡失蹤,7.2萬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1230億元。特別是今年7月17日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河南、山西、內蒙古等21個省區市1540萬人次受災,96人死亡失蹤,轉移安置161.4萬人,尤其是河南省災情重、傷亡大,截至目前有73人遇難。周學文同時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強化責任措施落實、強化監測預警和會商研判、強化人員轉移避險、強化搶險排澇救援、強化救災救助,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看到這則消息,聯想到在1955年4月20日第325期《生產戰線報》3版上,也刊登了一篇《灌溉渠上的夜晚》的文章,詳細描寫了當年農建四師官兵是如何與大自然作斗爭的,現在讀來,對指導當前的防汛抗旱工作仍有較大的指導意義。
進水閘的看守者
灌溉渠上的夜晚是一片沉靜,偶而有一陣風掠過田野,發了細微的聲音;就連這細微的聲音,也沒有被五岸看閘房的共產黨員朱學新和青年團員周瑞高的耳朵所疏忽。他們的眼睛雖然疲倦,但卻大大的睜著,不時的看著時鐘和電話機。當時鐘上的長短針指明時間是一點五十分,電話鈴響了。他們中間的一個,拿起電話,作了簡短的談話,隨即拿起開閘門的鑰匙,飛也似的越過月堤。執行上級的指令開始了,他們把閘門上的開關每搖一轉,啟閉齒桿就隨著增高,灌溉總渠的水也就更多的涌入。朱學新和周瑞高同志,站在堤上,看著滾滾流入干渠的水,臉上充滿一笑容。當他們想到這股水流將可以改良土壤、種出茂盛的水稻時,他們的疲倦馬上消失了。
戰斗在渠堤上的搶險隊
從六垛到沈廠,由灌溉總渠的南堤到大口農莊前面的支河,在整個一分場的二萬五千畝的土地上,各級渠系像長蛇一樣縱橫臥伏在田野上,那里渠堤灌了水,那里就有有我們的搶險隊,他們按照分區包干的沿線巡查著,并帶著鍬、銑、麻包等搶險器材。忽然在五分渠,傳來一陣搶救的聲音,一聽就知道出了險。七連的勇士們在連首長的親自帶頭下,排副崔耀俊、副班長丁其魯、戰士樊祥林奮不顧身的以自己的身體來堵缺口,達一小時之久。春天是暖和的,春夜稍有涼意,而春夜之水則更感寒冷。七連的勇士們,在黨的事業偉大感召下,卻絲毫沒有顧到這一些,有一個戰士說得好:“渠堤決了口,我們會想一切辦法把它堵住,保渠護堤是我們的責職。”
在燈光下大家來修堤
三分渠土質不良,有些工段質量差,因而渠堤南北的堆身常有細流出現,同志們曾這樣說它:“這就是禍根,決口盡是這地方出的屁漏。”領導接受了同志們的建議,從分場拿來了四盞汽燈,朦朧不清的大地,有了強烈的燈光在輝映著,使人有另一種感覺,二連的同志就在這一種的情況下拿起了鍬,擔起了筐、抬起了石硪,有節奏的在忙著,護堤的熱情,趕走了一天的勞累威脅,他們的工作阻止了水流的外越。
引水點上的測水員
引水點的電話,夜間更忙,鈴子響的次數也就頻繁起來,測水員們一接話筒,十有八、九是用水辦公室要其觀察水位或是啟閉閘門的,他們的工作雖是平凡的,但卻是掌握流量、控制流速的重要依據。他們明確了自己工作的意義,對測水業務充滿著熱愛,測水員共產黨員嚴德林同志說得好:“我們的工作雖是簡單的,但不能大意,出了事故就有責任。”他們從夕陽西下到第二天的旭日初升,戰勝了長時的疲勞,始終戰斗在黨所交給的工作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