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辛牌”水產品以市場為導向,深化養殖結構調整,堅持“五統一”管理,實施科技興漁,積極推進池塘工廠化養殖,建成2萬余畝高標準水產養殖基地;著力打造集生態養殖、科技示范、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省級現代漁業產業園區;逐步形成苗種繁育、集體養殖、試驗示范、職工承包養殖、漁用物資供應和水產品交易6大業務板塊。成為農場增效、職工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
70年代,東辛農場淡水魚養殖逐步從柴灘蓄水調魚向大面積人工放養轉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迅速增加工副業比重經營方針指導下,養殖業發展速度加快。水產養殖上,通過推廣建鯉、銀鯽等新品種,以及改灘養為精養,產量逐年增加,1990年達895.5噸。90年代后,養殖業開始向規?;?、產業化和集約化發展,并逐步形成了水產養殖產業集群。90年代后,農場對水產養殖積極推行租賃經營,改進塘口條件,并大力引進推廣建鯉、銀鯽、梭魚、南美白對蝦等優質高產品種,水產養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至2005年,雖因土地復墾等原因,養殖水面僅為1991年的三分之一,但水產品產量達2756噸,是1991年的3倍多。2007年,農場成立水產養殖中心,負責全場水產養殖業的規劃與管理,推進老養殖區進排水河系疏浚改造、老塘口改造升級等建設工程。成立漁用物資經營部,為水產養殖提供漁用物資供應,至2018年,累計銷售飼料121546噸,實現利潤4000多萬元。
2008年開始利用復墾土地推進規模養殖,年內改造塘口40個,新增養殖水面4192.7畝。截至2012年,合計改造塘口159個,新增養殖水面16173.4畝。同時積極推行綠色環保養殖,被國家農業部授予“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稱號。2009年起,農場加快建設高效水產園區,采用“五統一”管理模式(統一規劃布局、統一苗種供應、統一漁用物資、統一關鍵技術、統一品牌銷售),發展高效無公害養殖,南美白對蝦和鯉魚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翌年水產公司被連云港市海洋與漁業局評為“十佳”市級現代漁業產業園區,并成為江蘇省最大的國有淡水養殖場。2011年水產公司組建對蝦育苗場,新建18棟育苗土池大棚,產銷蝦苗6億尾。此后育苗場規模逐年擴大,并發展工廠化育苗與養殖,建成育苗產業物聯網監管體系,蝦苗除滿足場內養殖需要,還供應周邊地區。“二次創業”期間,水產業呈現迅速發展態勢,2009年至2011年實現經營創利三年翻一番。
墾區資源整合后,農場將水產養殖業作為支柱產業和亮點產業予以打造。從2013年開始,農場開始創建省級現代漁業產業園區。實施魚塘標準化改造工程,新建水產實驗室、水產品交易中心,試點推行集體養殖模式,組建高效養殖示范基地(后規劃改造為水產科技園)。2014年重點推進墾區水產資源整合,與濱淮農場合資成立江蘇農墾金鯉漁業有限公司。是年,水產公司被省政府評為“江蘇省現代漁業產業園區”,被省海洋與漁業局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梭魚、建鯉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被集團公司評為“江蘇農墾黨建工作創新工程示范點”,被省國資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目前,水產公司主要從事南美白對蝦、鮰魚、梭魚、草魚等優質水產品養殖,魚蝦總產達2.4萬噸,利潤1780萬元。農場水產養殖業形成“產研結合、特色明顯、結構合理、效益顯著”的“六大經營板塊”:職工承包養殖、對蝦育苗、集體養殖、物資經營、科研試驗示范和水產品交易,實施“養殖品種特色化、養殖模式生態化、生產措施標準化”發展策略,實現了養殖環境可控、投入品可控、生產過程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