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作為東辛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農場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在經歷了70年崢嶸歲月,農業發展經歷了漫長而又曲折的探索歷程,東辛開拓者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默默耕耘,在腳下的這片熱土灑下希望的種子,收獲累累碩果,使我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昔日的東大灘變為如今條田萬頃的米糧倉,70年的風雨兼程,見證了東辛農業的發展和騰飛!
東辛農場位于連云港市東南郊,北倚云臺山,東瀕黃海。總面積202平方公里,解放前,境內少數居民在小海河、燒香河沿岸零星墾植。因缺乏水利設施,常遭水患,廣種薄收,難以維生。時有民謠云:灌云東大灘,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洼地蘆葦蕩,高處是鹽霜。農場因地處沿海灘涂的粘質鹽土區,種植業的形成與發展主要取決于土壤脫鹽速度、機械化程度和各類技術措施的綜合應用效果。1950年墾荒當年秋即種植小麥529畝,翌年獲畝產40.3公斤的較好收成,為此,農場確定邊開墾、邊建設、邊生產的原則,堅持墾荒與種植同步進行。但因土壤鹽份重,種植業生產首要任務是土壤改良。為加速土壤的脫鹽熟化,農場大搞農田水利建設,采取開河排澇、挖溝淋鹽和結合耕翻凍曬垡等措施,逐步形成旱作農業的生產格局。但生產水平較低,1950~1960年,全場糧食作物年均畝產49.1公斤,棉花皮棉年均畝產僅15.4公斤。
60~70年代,由于狠抓農田水利建設,實行溝渠田林路綜合治理,電排灌設施分區定格,大大加快了土壤的脫鹽熟化速度。全場中重鹽土比重由1953年占全場耕地總面積81.1%降至1975年60%以下。80~90年代,在逐步配套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和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同時,以提高復種指數為目標,穩步擴大水稻種植面積,積極推廣秸稈還田,全面實施免耕草覆蓋及深松耕技術,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與作物布局。80年代中后期,農業生產發展較快,復種指數明顯提高。圍繞“優質、高效、低耗”的要求,加快了農機更新改造步伐,特別是適用于深松少免耕、水利機械化等新技術推廣應用的深松犁、旋轉開溝犁、大型開溝犁、免耕播種機等新型農具相繼改裝試驗成功。收割機械全部更新為大馬力自走式聯合收割機,拖拉機及配套機具的新度系數也明顯提高。至1990年,農業機械總動力已達30843千瓦,農業機械化程度達85%以上。
2000年以后,由于受市場價格因素影響,棉花種植面積逐漸縮小。而此后水稻種植規模迅速擴大,2005年水稻面積擴至9.45萬畝,2010年增加到 11.4萬畝,2018年達13.07萬畝。水稻畝產自1996年起突破600公斤后,一直保持較高水平,最高畝產為2015年650.5公斤;1985年,利用世界銀行種子項目貸款建起擁有谷物和棉花種子加工兩條生產線的種子公司。1985~1990 年累計生產加工種子3.47萬噸,創利1057萬元。1991~2005年共加工營銷各類良種12.2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48億元,創利3985.5萬元;2006~2018年累計銷售各類良種23.9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6.87億元,創利1.01億元,年均創利776.9萬元。
2011年11月,江蘇農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東辛分公司正式成立。農業全面推行模擬股份制和集體承包經營,適合集體承包經營的麥稻面積迅速增加。農場種植業得到了長足發展。2018年東辛分公司麥稻畝產分別較2010年增長26.88%、16.74%,實現利潤 7869.8萬元,是農業資源整合前的 3.24倍。
2019年,東辛分公司緊緊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認真落實集團公司和農發公司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扣“1+2”工作總要求,較好完成了全年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2019年,分公司高質發展按下快進鍵。種植品種凸顯“優質化”,生產管理實現“精細化”,農機隊伍呈現“標準化”,周年麥稻單產突破2560斤;日烘干能力達到2800噸,農服工作位列榜首,產業幫扶成效顯著,土地托管邁出了“第一步”,質控系統全年“零”錯誤,安全生產全年無事故……這些成績凝結著東辛人的心血與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東辛風采、東辛力量!
2019年,東辛分公司實現“兩增、一降、一突破”,即集體種植面積持續增加,麥稻周年產量呈現“跳躍式”增長,麥稻周年成本持續降低,分公司經營效益取得歷史性突破,2019年,東辛分公司集體種植三麥17.07萬畝,其中本部13.4萬畝,外拓基地3.66萬畝,較去年增加0.47萬畝。在因大風強降雨極端天氣影響造成大面積倒伏的情況下,本部平均單產1089斤,比去年增加144斤,增幅15.2%;本部12.86萬畝水稻平均單產1476斤,較去年提高240斤,增幅19.4%,分公司周年麥稻單產突破2566斤,創“東辛歷史記錄”。東辛分公司先后被評為市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被農發公司評為“財務管理先進單位”,農業中心被市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